庞鹤鸣大师一席谈
发布时间:2012-08-27
贵州日报记者 张幼琪
8月8日傍晚,记者在贵州省军区招待所采访了来筑讲学的庞鹤鸣大师,就气功进行了有益的对话:
记者:庞老师,您这次到贵阳讲学,受到了我省广大气功爱好者的热烈欢迎,在我省举行这样大规模的气功讲习班还是首次。您研究气功,造诣颇深,您能为气功下一个确切、科学的定义吗?
庞鹤鸣:作为一门客观存在的生命科学,气功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我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研究,可以为气功下这样一个定义:气功是建立在整体观的理论基础上,通过特殊的内向性运用意识的锻炼,增强意识驾驭自身的生命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达到防治疾病、益寿延年、健美身心、开发智慧、开发潜在智能的目的。
记者:庞老师,您在讲课中,非常强调意识的作用。在您下的定义中又提到意识,可见意识在气功中的主导作用。本世纪初,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也对人的意识有了划时代的研究。那么,气功中的“意识”同弗洛伊德的“意识”有什么异同?
庞鹤鸣:弗洛伊德完全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的意识的,并不涉及客观外界。而气功中的意识却对客观外界有很大的作用,如我在讲课中所谈到的组场效应。很多人集聚在一起听我讲课,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场。通过这个场,听众就借这个场强化自己的意识,传递到家中有病的亲属身上,就有着不同程度的感受和效应。昨天,我在贵阳的六广门体育场带功作报告,今天就有听众写信给我,说听报告时意念家中的病人,回到家中果然见到病人有好转,就是气功意识的作用。
记者:庞老师,你为什么说气功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呢?这大概不会是一句“科学的套话”吧?
庞鹤鸣:我国气功的产生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的书籍里,就有许多精湛的气功理论。70年代初,我国曾出土了一块春秋战国时代的玉佩——行气玉佩铭,形状是一个玉方座,上面刻有这样一段文字:“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就将周天功说得十分清楚。说气功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是说在打到四人帮以后,我们迎来了百花齐放的科学春天,气功这门过去被视为旁门左道是学科才可以登大雅之堂,才使人们能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它,气功才有长足的进步,在全国掀起了学习气功,研究气功的热潮。
记者:为什么兴起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气功沉寂了两千多年,才在当前得以发展呢?
庞鹤鸣: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对气功的研究,但毕竟是少数人的朴素认识,直观感受到生命的奥秘。因受当时生产力落后的制约,不能理解气功,将其神秘化,这就产生了宗教,产生了有神论。这样,朴素的气功理论就为宗教所占据,这是气功的悲剧。而今气功得以重新为人们所认识并有所发展,有这样三个方面的缘故:(一)这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然科学发展到今天,从宇宙到微观世界,已经走到了顶,现在大力发展的是边缘科学,研究人的意识活动就受到了高度重视。自然,研究生命奥秘、人的意识活动的气功也就得以发展。从科学方法论来讲看,基本是解剖法,是把主体和客体对立的方法,而研究人的整体生命就束手无策,现在开始综合研究法,综合研究法的整体观就是气功的理论基础。(二)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人们有了物质文明以后,如何以健康身体享受物质文明,怎样才能健康长寿,成了现代人考虑的主要问题。气功的发展,也就适应了这一客观现实。(三)是人们渴望自由的结果。人们渴望在生命领域里获得自由,练气功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使人们了解到生命的运动规律,给人们有一个极大的向往,从生命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记者:当前,显然气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对气功是持否定态度的,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庞鹤鸣:我们没有认识到的东西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而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研究它,发展它。虽然现在是气功热,但我们对气功的认识仍然可以说是肤浅的。现在,气功也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菲律宾都有气功研究会。不管怎样看现状,但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这就是中国将成为世界气功研究的中心。
摘自:《气功报》1988年9月7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