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持练功五年多了,越来越体会到:运用意识(即练功时意念如何运用)是练功的关键和核心;运用意识的好坏直接影响练功效益的大小。
1994年春,我身体很虚弱,又不能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开始习练智能气功。协会教练捧气贯顶法和三心并站庄。练捧气贯顶法意念说起来很简单:“开”,想虚空;“合”,想体内。但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虚空是什么样子?怎么想虚空?怎么证明已经想到虚空了哪?“开”时是怎么开到虚空里去的?是象声波的传播那样圆着向四面八方出去吗?体内是什么样子?怎么想体内?什么景象或感受证明已经想到体内来了哪?学《生理卫生》时讲身体有皮肤、肌肉、内脏、血管、骨骼等,我想哪一部分哪?......我当时急于想通过练功把身体搞好,就去请教教功的老师,他们怎么回答的我基本忘光了,只记得有个老师说:“开”的时候整体地圆着“开”出去。后来买了普及教材,读了一遍又一遍,也没完全解决心中的疑问。但功不能不练,我就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编了一套练捧气贯顶法时运用意识的模式。教材上庞老师一再教导:要以意引气,不要以意领气。我就尽量避免以意领气,后来发现还是以意领气:“开”时不是一下意注虚空,而是想“开”的过程;“合”时却合不到体内来,原因是提到“体内”、“体外”,总得有个参照物,练功时两眼一闭想一个模模糊糊的“我”,我就把这个模模糊糊的“我”的皮肤当参照物,就是这个参照物搞的我“合”时“合”不到体内来。练三心并站庄也有问题:怎么收视返听?怎么归丹田?怎么样“似守非守若有若无”?这些问题庞老师在教材里都讲得清清楚楚,但我就是做不到或体会不到那种意境;练功时意念特别重,杂念纷纭,半个小时下来,精神疲惫不堪。
这样练了两年多,也有效果。但每次练完捧气贯顶法,半个小时内很不舒服。我渐渐发觉练捧气贯顶法时运用意识有问题,只是不知道问题所在。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苦恼极了,发现自己根本不会练功了。
1996年暑假我不自量力去“中心”上超常班,遇到一位有功能的天津老太太,请她给查了查。她说:你的气都漂在外边,体内气很少,得把气收进去。我若有所感,问:怎么才能收进去哪?她就耐心地给我讲自己练功时是怎么运用意识的。我听后试了试:根本做不到,不会“想”!尽管我因不会练功很苦恼,但让我高兴的是:自己终于知道问题是什么了。说来好笑,我虽然不会练功,但每天仍坚持练功,因为身体差,不练功就会更糟。
从1997年底起,我很少看庞老师的书了,原因是觉得:自己把大专教材及辅导材料都看过了,满脑子的气功知识,但这些知识并没有内化到自己的生命运动中,反而把精神搞的很乱。练功上我也进行了调整,练捧气贯顶法时不再管什么“体内”、“虚空”,不再管什么“开”、“合”,不再管身形是否合度,只要有气感就行,全身放松,专心体会气。(编者按:对于已具有智能气功知识的功友而言,专注于练功恰恰是将知/见识转化为智能的必由之路;对于没有接触过智能气功有关理论的功友而言,则有必要对其理论与思想有所了解,关键是不要仅仅将其作为一种知识来理解,停留在理性的思维上;而要与实际的练功相结合,主动地去体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会有所突破。这一点尤其能体现出认知的规律和科学的实证原则。)练三心并站庄,开始时调一调形,默念“顶心向下归丹田,......,三心并合归丹田”,然后就不管丹田了,听功理讲课带(因为站庄时什么都不听,我就会烦,根本站不下去),坚持到点就收功。坚持了一年多,我感到气不漂在外边了,收进来了;体内气渐渐足了起来;站完庄也时有舒服的感受了;学习时头脑也比以前好用多了。去年寒假期间,女友见到我,说:你精力比以前好多了。我自己也感到自己变化不少。
回顾这一年的练功经历,我渐渐认识到:以前自己太急于求成,运用意识时太执着死板,非要有个形象才觉做到家了;练功时神意不自然,不舒展;运用意识一时做不到不应看那么重,放下它,集中精神做动作,坚持练功就是了,没准儿什么时候就一下做到了。
现在我“想虚空”、“想体内”也会想了,而且渐渐地能感受到的确“开出去了”、“合进来了”;练三心并站庄时也渐渐能似守非守,能感觉到“三心并合”后气机的变化了。这时发现:当你能做到时,运用意识其实很简单。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我在运用意识问题上吃了不少苦头后才初步做到,而有的同道学功当天或没几天就会运用意识了。他们“想虚空”、“想体内”、意守等都轻轻松松就会了,因而练功效果来的特别快,练功没几天或几星期就感到:精力充沛、头脑清醒、疾病消除、心情舒畅......。不难发现,他们的意识运用恰恰符合练智能气功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运用意识,专一集中精神于练功当中,主动导引生命运动的升降开合,积极体察自身生命运动(参阅《简明智能气功学》第四章)。这样的同道在我们协会已出现过几个了。
我没有人家这个根基(包括对气的敏感度,是否会运用意识等),只好通过持之以恒的练功来解决。我相信当我运用意识的模式更符合练智能气功的要求时,会练的更好,由此带来的练功效益会更大。
北大学生智协会刊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