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癌症病因的认识及防治措施
摘要:人体正气不足,真元虚亏,气血不足是癌症发生的内在原因,而气滞血瘀,痰凝毒聚则是癌症发生的基本病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养正气,增强机体抵抗力,调摄精神情绪,注意饮食起居,防止外邪侵袭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方法。以正气为本,调摄精神情绪,保养脾胃是治疗癌症的基本法则。
关键词:癌症;正气;情绪;饮食
癌症,又称恶性肿瘤,近年发病呈不断攀升之势。探究其发生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和治疗是防止癌症发生和延续生命的有效途径。癌症的形成原因,虽然至今尚不能完全确定,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肿瘤的发生是综合性的。归纳起来:可有体内和体外两大因素。体内因素主要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失调、遗传因素、精神因素以及饮食营养失调、不良生活习惯等;体外因素主要有:物理性刺激(如放射性物质辐射)、化学物质刺激(如香烟中的有害物苯并芘、物中的亚硝胺盐)以及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等。
中医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字中就有“瘤”的记载,以后历代医家得以传承和发展。如《内经》中的“肠覃”“石瘕”,《难经》中的“积聚”,《伤寒杂病论》中的“瘕瘕”,《诸病源候论》中的“石痈”“石疽”等等。而对癌肿症状的认识,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毒根深藏,穿孔透里,男则多发于腹,妇则多发于乳。”“癌”通“岩”,《说文》释为山岩也。从“广”即给恶性肿瘤以特定的含义,如岩石般坚硬,到了明清时期即以癌症统称恶性肿瘤。
中医对癌症病因的认识
正气不足是癌症发生的内在原因。《内经》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宗必读》:“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精神情绪的长期过度紧张或忧郁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癌症患者精神多有重大创伤,或有较长时间精神的压抑、郁闷等,而性格开朗的人很少患癌症。在健康人的体内,虽然正常细胞也存在着发生突变而成为痛细胞的可能,但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在这些细胞增殖之前,及时地将它们破坏和消灭。不良情绪能对机体免疫机能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功能。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脏腑功能的失调,体内气血郁结瘀滞,痰凝毒聚,导致癌症的形成。如过食膏粱厚味、辛辣、熏烤、酗酒等影响脾胃功能,脾主湿,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蕴于内,积久不散,津液不化,津液凝聚成痰浊,痰积而为肿物。《景岳全书·痢疾·论积垢》“饮食之滞,留蓄于中,或结聚成块,或胀满硬痛,不化不行,有所阻隔者,乃为之积”。《济生方》“过并且具有以热引热,引气和发散之功。故不仅用于治疗痛证、寒证、虚证,也可治疗如带状疱疹、痛风等热证⋯。研究报道以火针直接刺病位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循环,旺盛代谢,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恢复。火针治疗后,除了局部的血液供应增强外,还可促进白细胞的渗出和提高其吞噬机能,进而帮助炎症的消退,并使炎症局限化[2|。针灸的止痛作用在国际上已得到认可,火针对机体的刺激量远远大于毫针,并且火针选穴方法中常用“以痛为腧”取穴,说明火针治疗痛证也与内脏牵涉痛、痛觉刺激的重叠作用、兴奋第二优势灶的作用、镇痛物质的分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